新常態(New Normal),起初來自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在2008金融危機之后創出的新名詞,表示宏觀經濟從繁榮到衰退周期到正常的恢復過程。
2014年,習大大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,提出了中國經濟新常態。去年5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工作時第一次提及新常態,到12月1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“經濟發展新常態”的九大趨勢性變化,一年數次提到這一概念。
在2014年12月于云南麗江舉行的“融合——轉型的力量”第二屆中國家具品牌節、2014中國家具論壇暨第八屆中國家具行業年度總評榜上,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、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精辟地總結了“經濟發展新常態”的特征。那就是:
一、經濟發展處于增長速度換檔期、結構調整陣痛期,以及刺激經濟政策負作用的消化期。“三期”疊加,相互作用,使得經濟增長乏力。
二、市場紅利與人口紅利消退。
三、環境資源難以支撐發展速度。
四、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,城鄉差距逐步縮小,居民收入不斷提升,消費需求不斷擴大。
家具行業的發展形勢與全國經濟發展大勢是一脈相承的,經濟領域的新常態,在家具行業也能得到體現。此外,家具行業還有自己的一些新常態特征。
2014年12月,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、亞洲家具聯合會主席朱長嶺在接受《消費日報》記者采訪時,詳細地闡述了中國家具業的新常態特征。
一、行業從高速發展向中低速發展轉變,國內銷售增長緩慢,出口下滑明顯。特別是2014年上半年家具出口呈現負增長,1—9月累計出口382.49億美元,同比僅微增0.34%。2015年,國際形勢復雜多變,貿易壁壘頻出,我國家具出口形勢更不容樂觀。
二、大中型家具企業發展情況較好,中小企業生存艱難。2014年1—9月,全國近5000家規模以上家具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21.87億元,同比增長12.64%;實現利潤273.97億元,同比增長15.63%。與之相比,很多中小企業出現了欠薪、老板逃匿,甚至關門歇業的情況。
三、全行業技術水平快速提升。目前,業內知名企業已經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,產品基本滿足了市場的需求,并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四、定制家具快速發展。從全屋家具定制,發展到廚房、衣柜、木門等多品類家具定制。定制企業將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制造業充分結合,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生產制造,成為家具企業轉型升級的樣板。
五、家具電子商務發展迅速。2014年“雙11”天貓成交額超過571億元,家具品牌林氏木業和全友家居雙雙過億,最終進入了全類目排名的前十位。一些專業從事家具電子商務的公司發展較快,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。根據中國行業咨詢網研究數據,2015年中國家居行業的電子商務規模有望達到2050億元。
六、新的環保法規促進家具企業進行技術改進。當前,國家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,新的環境保護法也于1月1日開始實施。家具企業為了適應新的環保要求,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升級,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,研究開發使用新材料,在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同時,促進行業的技術進步。
七、知名連鎖家居賣場的變革和擴張,為品牌企業走向全國市場提供了條件,但同時賣場單位面積銷售額在下降,市場競爭更加激烈。
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,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在謀求轉型升級,期望實現涅槃重生。家具行業里,無論是協會/商會,還是生產企業、經銷商和賣場,也都必須適應新常態,及時調整發展方式,以超常規的步伐在新常態下引領行業發展。
一、組建聯盟,抱團發展。
在新常態下,市場競爭激烈,靠過去那種單打獨斗的方式難以持續。
2014年,在家具市場“哀鴻遍野”的情況下,浙江家具實現了逆市上揚,被業內人士形容為“熊市中的一頭!。這與其抱團拓市密不可分。這一年,浙商名家居品牌聯盟頻頻組團,造訪紅星美凱龍、居然之家、歐亞達等知名全國連鎖賣場,與這些賣場達成戰略合作,以團隊優勢獲得更好的位置、更好的發展空間。
1月5日,北京家具品牌聯盟的31位企業家共聚京西潭柘寺,舉行“傳承好家居,引領新常態”祈福大會。2014年,北京家具品牌聯盟因自身的創新原動力,推動京派家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并為家具行業注入新動力。本次新年祈福,令全行業耳目一新,開創了行業社交的新模式,為家具行業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1月10日,廣東省家居業聯合會、廣東省家具商會聯合舉行2014廣東家居業年會。會上正式發布了“粵居優品”全國戰略計劃。該計劃是為了強化和推動“廣東家居,優秀品質”在廣大消費者心里的認知,從而持續提升廣東家居品牌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。獲得“粵居優品”許可的品牌,將采取適當的產品類別組合,與各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家居賣場、最優秀的執行機構合作開展“粵居優品”聯動營銷活動。
近日,哈爾濱市家具行業協會、哈爾濱市工商業聯合會家居裝飾業商會也聯合發文,擬建立哈爾濱家具品牌聯盟。該市家具企業紛紛響應,現已有60余家企業報名。
二、降低成本,轉移發展。
新常態下,市場增量減少,競爭加劇,企業利潤率日漸下降。此外,沿海等發達地區的土地成本不斷上升,人口紅利不斷下降。為了降低成本,提升利潤率,沿海地區家具企業只能尋求轉移發展之道。
如2014年,順德家具協會、樂從家具協會攜旗下眾多會員投95億巨資在湖南益陽打造泛家居產業新城。2014年11月1日,益陽·順德城首期正式開盤,包括順德城家居博覽中心與綜合商貿區,F在已有順德地區的志達、鴻基、金怡寶、聯和、浩森等上百家規模企業入駐。
泛家居行業知名媒體深圳亞太傳媒,準確洞悉行業發展方向,在全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,牽頭打造22個泛家居產業城,以吸引沿海地區泛家居企業入駐。截至目前,位于山西壽陽的華北泛家居產業城已招商完畢;位于山東東阿的山東泛家居產業城、位于湖北蘄春的華中泛家居產業城、位于廣西扶綏的東盟泛家居產業城,正火熱招商中;其他十余個產業城也將在今明兩年陸續啟動。
三、啟動技改,環保發展。
1月1日,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。這意味著家具行業將展開一場環保生存戰。
此外,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力度,對家具等污染型企業提出了具體的治理目標。
如北京市發布《工業污染行業、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(2014年版)》,并出臺了關停、遷移家具企業的政策法規。
廣東的順德龍江、東莞厚街等地,也都出臺措施,整治家具行業,促進清潔生產。
在這種背景之下,家具企業必須盡快適應國家新政,通過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,以降低污染,實現環保發展。
2014年6月,北京的曲美家具率先宣布全線產品采用水性漆,在家具行業掀起一股“油改水”環保熱。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表示,他們用了兩年時間進行科技研發、生產線改造,使用水性漆更環保,比油性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)的排放要降低90%左右。
四、科技推動,持續發展。
家具產業雖然是傳統產業,隨著移動互聯網、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技術的發展,傳統家具企業正在與科技企業結緣,借助科技的力量向現代化企業轉型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如互聯網家居企業麗維家,得到小米創始人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上千萬元的投資。麗維家創始人周宇翔介紹,希望像雷軍的小米一樣,整合頂級供應商,利用互聯網繞過傳統的家具經銷商渠道,直接把同等配置的家具價格砍到傳統渠道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。
此外,掌上明珠引入IBM,聯邦家私引入神州數碼,衣柜龍頭企業索菲亞也宣布與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甲骨文公司合作,可見傳統家具企業與高科技企業的聯合正在高速進行。
種種跡象顯示,新常態下,傳統的家具企業必須與時俱進,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步伐,從擴張型的數量增長過渡到追求效益型的質量增長。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。